产品质量要靠生产,而不是靠检验。有了先进的印刷设备、优质的原材料、素质良好的操作人员,还要有适宜的工艺设计和严格的过程控制。印刷品是一种多工序协作的产品,工序多,工艺复杂,原材料千变万化。一本书有封面、内文和插页等,要用到铜版纸、书版纸,而且一般都好几帖,封面可能还要烫印、上光或者覆膜,设备各不相同,要经过多人、多机台协作。任何一帖的工艺、质量都很关键,前工序做得再好,如果不能满足后工序的工艺要求,也不可能顺利完成生产,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成品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之前,对整个印刷工艺有一个统筹策划,保证整个印刷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使生产顺畅进行,保证产品质量。
现实中各车间、各工序之间往往没有统一的工艺管理,缺乏沟通,印前与印刷、印刷与印后加工的工艺常常脱节,即使有好的设计,印出来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印得不错,却难于进行印后加工。所以,提高印刷质量,需从工艺设计开始。进行印刷工艺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厦门印刷厂要重视工艺设计在印刷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要建立相关的工艺设计与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资源,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目前我国中厦门印刷企业,没有专门工艺管理部门的不在少数。业务部门与生产部门缺乏沟通,为了接到订单,设计时片面追求特殊效果迎合客户,虽拿到订单,但企业的生产工艺却难以配合,甚至无法正常生产。常常客户对设计满意,对印刷成品却感到失望。笔者多次参加本省有关书刊质量的评测,发现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图文工艺设计不规范,实际上这些只需在印前稍加注意就可避免。所以,企业对工艺设计应予以重视,根据订单的不同,结合本厂实际,在印前开展必要的工艺统筹策划,对特殊的、质量要求高的产品还应组织相关的工序主管、技术能手进行攻关,进一步明确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各工序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要形成详尽的指导文件,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使各项工艺方针落实到位,使生产能协调、顺利进行。
工艺设计要树立全局的观念
印刷品多工序的特性,意味着印刷工艺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从印前到印刷再到印后加工各个工序的工艺要求,特别是印后加工方面 (如书刊折页、装订以及印后整饰加工等 )的要求。
在工艺设计时能互相迁就、扬长避短,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单色机墨色印得厚实但套印精度不高,多色机套印精度高但多色叠印容易粘脏,版面设计乃至生产安排能否对此予以考虑,对操作和印刷质量有很大影响。
工艺设计要有上工序为下工序着想的意识
“成本倒推”因对成本控制十分有效而颇受推崇,同样,印刷过程控制也应“工艺逆控”。印刷复制是以原稿为基础、制版为手段、印刷为目的的互联过程。接到印刷订单后,不仅要对产品的用途、使用对象、使用环境等有必要的了解,同时还要根据客户所要求的印刷材料性能和印刷适性,考虑印刷过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如何才能适应下工序的操作、提高效率等,都应有预见性。因此,工艺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后工序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这对整个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原材料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今,国产印刷材料的质量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能否“因材施用”,是根据印刷产品工艺要求和设备性能选用合适的原材料,还是根据现有的材料来印刷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要树立上工序为下工序着想的意识,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做到“因材施用”,原材料与产品、工艺和设备,包括使用条件等配套,这样才能物尽其用,减少材料诱发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4.应掌握相关的技术依据工艺设计不仅以印刷复制科学理论为依据,同时也是在严密的工艺管理、材料与技术测试数据,以及技术工艺操作规范化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以下几方面应予以注意。
(1)工艺设计人员要致力于搞好工艺设计和管理工作,充分掌握印刷全过程的生产工艺及主要技术环节的操作实践经验,包括艺术修养的培养等。
(2)工艺方案的确定要以生产全过程已经控制稳定、可靠而又可重复的规范化数据为依据,并可适当调高,有利于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
(3)对于不可预见或者不稳定的因素要提前测试,有相应的预防措施,使最终的方案做到百密不疏。
(4)工艺设计和管理人员要随时深入生产第一线,对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进行现场跟踪,验证工艺文件是否科学、准确,不妥之处及时反馈和更正,并不断地总结。加强印刷过程的监控加强印刷过程的监控就是要提高工艺方案的执行力,使既定的工艺方案落到实处。
1.健全管理制度,严肃工艺纪律要有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奖罚措施,每个产品建立对应的工艺跟踪卡和质量跟踪卡,各工序、机台要严格做到按样张、按工艺要求、按标准施工,并规范日常操作,如制版每天做好曝光、显影测试,胶印做好“四勤、三平、二小”(勤掏墨斗、勤洗橡皮布、勤看版面水分、勤检查印张,滚筒平、墨辊平、水辊平,印版表面水分小、各接触面压力小)等。
2.建立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员工学习,着力营造一个适于员工学习和交流的氛围,并将工作、培训和激励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加强生产现场的工艺控制与质量管理做好“三检”,特别是重点产品和关键工序的跟踪监测,要随时检查工艺数据及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对工艺文件和生产过程的不妥之处,及时反馈和纠正。
4.持续改进工艺水平工艺的适宜和最优化是相对的,随着企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的改变,适宜的工艺可能会变得不适宜,因此要对现有工艺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特别是企业,要积极推动或者进一步推动 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TQM等活动,提高持续改进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使企业的工艺水平不断螺旋上升,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提高市场竞争力。